古城墻下賞新梅
我喜歡梅花,喜愛梅花的品性——為了美化世界,它們等不及長出綠葉就綻開了花朵,在水瘦山寒的初春季,給人們帶來一抹溫暖的亮色。近十年來,每逢春回,我都會到明城墻遺址公園,享受賞梅的樂趣。
第一次賞梅是2014年,我從崇文門路口,沿城墻一直走到東便門角樓,一路欣賞、拍照。我看見古老的城墻邊,一樹樹梅花次第開放,粉色的、白色的,單瓣的、重瓣的,盛開的、含苞的……讓人目不暇接;我還看見工作人員正在路邊插彩旗、豎標語,搭建牌樓、花廊,那年3月17日至4月13日,公園里舉辦了“北京市第九屆賞梅會曁第七屆北京明城墻梅花文化節(jié)”。看到50多個品種的近千株梅花,在和煦的暖陽下,在吹面不寒的春風里,在斑駁的青灰色古城墻下,爭先恐后盛開,或昂首怒放,或垂首嬌羞,梅花的高雅清淡、冰清玉潔與古城墻的凝重、古樸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我大飽了眼福。
第二年,記得是3月18日,我又來到明城墻遺址公園,再度賞梅。這天的最大收獲,是發(fā)現(xiàn)了一種極為奇特的梅花:紅白兩色花各自開放在同一棵樹的不同枝條上;同一個枝條,繁衍著紅白兩色的花;同一朵花上,孕育出紅白兩色的花瓣;甚至同一花瓣也長出了兩種顏色,無論單瓣的,抑或復瓣、重瓣的,都可以兼具兩色……賞心悅目的同時也覺得不可思議。當時不知道它的本名,便隨口呼之為“雙色梅”。來來回回,尋尋覓覓,不知不覺拍攝了幾十張照片,挑出幾張發(fā)到朋友圈分享,朋友們也都嘖嘖稱奇,連說“開了眼了”。一位正在社區(qū)老年大學習畫的朋友,當時正好在學畫梅花。她把照片拿給老師和同學們看,大家也都覺得新奇。很多同學朝她要照片想要臨摹。
后來,有朋友告訴我,這種天然生的雙色梅名曰“灑金梅”,極美極稀少珍貴。我趕忙也查了一下,果然正名是灑金梅(也叫跳枝梅)。
從此,明城墻遺址公園成了我的春游打卡地。在這里,我熟知了梅花的花色品種:宮粉、玉蝶、綠萼、朱砂、黃香、垂枝、杏梅、美人梅、龍游梅……特別對灑金梅情有獨鐘,是我每年重點拍攝的對象。
再后來,“明城墻遺址賞梅”聲名鵲起,初春時這里經常游人如織,有一次我居然遇到了一位家住通州的老同學,他倒了三次車前來,只為一睹久聞大名的梅花的芳容。
觀賞的人多了,大家都想和梅花合影留念,有些游客便“動手動腳”,把花枝扳到自己身邊,甚至爬到樹上與梅花“親切合照”。于是,和大多數(shù)公園一樣,在梅花開放之際,梅花樹就被布帶圍了起來,保安在樹邊不停地勸阻,不讓游人在圈內停留。
2019年梅花節(jié),我發(fā)現(xiàn)那些礙目的圍擋不見了。而梅花樹較多的地段,地面有了木制棧道,游客在棧道上穿行、賞梅,既不用擔心踐踏草坪,又可以近距離拍攝梅花。我還發(fā)現(xiàn),有一位小保安,勸阻游客文明賞梅的語言別具一格:“呀,大姐,您這是‘人面梅花相映紅’啊,不,您可比梅花美多了?疵坊ǘ己π吡。您快別和它比美了,再比下去,就真的“閉月羞花”了……”這樣美好的勸阻,誰好意思不聽從呢?即便疫情三年,賞梅、攝梅大軍依然紛至沓來,使這里的春日依然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今年,疫情基本結束,生活回歸正軌,梅花節(jié)應該如期舉辦了吧?3月7日,我特意前去探訪。這次,還“忽悠”了老伴與我同行。還是從崇文門向東沿城墻一路游覽。
公園入口處幾株梅花已然開放。一棵綠萼,俗稱“白梅”,花萼黃綠色,花瓣純白色。只是它初開時為淡綠色,所以人們稱之為綠萼。還有兩棵粉色花朵,應是宮粉梅,一棵花色偏白,一棵花色偏粉。
一路行一路賞,我看到除綠萼和宮粉之外,還有玉蝶、朱砂、黃香等品種的梅花也在開放。有的開了半樹,有的開了數(shù)朵。券洞西側墩臺邊,有三棵已開得頗具規(guī)模,兩棵宮粉,一棵朱砂,引來很多蜜蜂采蜜。老伴的照相機噼噼啪啪一直不停,邊拍邊說:“我都拍累了。”
角樓西側有五六棵梅花樹,也開得比較旺盛了。左一片粉紅,右一片玉白,映襯著古城墻,引來游客爭相拍照。
更多的梅花還蓄勢待發(fā)、含苞欲放,估計要十天半月才能開成“層層疊疊、燦如云霞”的模樣。
鐵路信號所東側墩臺前,有三個扇面形的大型鐵藝雕塑,上面是鏤空的梅花和喜鵲登枝圖案。幾位園林工人正在打磨鐵藝上的銹蝕。我湊過去,問:“今年還辦梅花節(jié)嗎?”答曰:“辦。”
角樓上正在舉辦“梅花盆景展”。從券洞進入,靠券洞墻擺放了11盆,院內擺放了17棵;登上城墻,角樓大殿內還布置了26棵盆景。欣賞梅花盆景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這些盆景造型優(yōu)美,花朵艷麗,有的老干曲枝,疏密有致,或上揚、或下垂,或平伸,瀟灑豪放;有的疏影敧斜,遒勁古雅,變化多姿,低昂、俯仰、舒卷……欣賞樹的造型,嗅著花的清香,不禁想起“半敧斜影入寒塘”、“風流天賦幽閑態(tài)”、“幽香淡淡影疏疏”、“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句……
半天時間很快過去。臨走時我對老伴說:“過半個月咱們再來吧。”老伴堅定地回答:“必須的!我還沒拍到灑金梅呢。”
時間:2023-07-16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白洋淀上
- 漣漪微起的水面上,獨自飄蕩著一葉漁舟。風同著水汽,颯颯撲面而來,像是起了薄霧。霧蒙蒙,水蒙蒙。白洋淀如一幅長卷畫,漸漸拉開。
- 07-16
- 古城墻下賞新梅
- 我喜歡梅花,喜愛梅花的品性——為了美化世界,它們等不及長出綠葉就綻開了花朵,在水瘦山寒的初春季,給人們帶來一抹溫暖的亮色。
- 07-16
- 古城無處不飛花
- 有人說,寫花花草草,題材卑微,格局不高,是小題大做。此言差矣。
- 07-16
- 我從長江大橋走過
- 前年三月,一位闊別已久的老同學來武漢出差。臨走時聯(lián)系我,要我做一回地導,帶她來一次“武漢半日游”。
- 07-16
- 鳥巢是冬風留給春風的窩
- 冬風吹到我的家鄉(xiāng),我抬頭一看,咦,怎么樹上還掛著一片大葉子?
- 07-16
- 夢見鄉(xiāng)村
- 如果作家的描寫,能觸動人的心靈,能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一定不是落在紙上的那兩個字——震撼
- 07-09
- 碉堡頂上的童年
- 三十多年了,我沒再去過那里。那是位于滬東的鳳城二村,我在那里度過了一言難盡的童年時光。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