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自行車
在八、九十年前,自行車可是稀罕物,那時還沒有國產貨,大多數是從英國進口的“三槍”、“鳳頭”,還有從德國進口的“藍牌”。
因為我父親從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參加工作,一直是洋行高級職員,收入較高,他又很喜歡玩兒車,所以他買了輛三槍牌賽車。所謂賽車,就是比賽用的自行車,車輪很細,車把是向下彎的,人騎在車上,上半身要向下,幾乎是趴在車身上了,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當然也快多了。
“三槍”的商標牌子在自行車前叉子的正中央,有一個三支槍交叉在一起的圖案。不只在車前面,幾乎在自行車的每個部件上都有這個圖形。例如前后車軸、腳鐙子、車座子上等等,拆洗車軸時,在露不出來的軸承上,都能看到這個標志。
“三槍”車的質量十分堅固,騎行多年,各個部件都沒有磨損、變形的痕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父親已經六十多歲了,那時他成為一個燒鍋爐的工人,還騎著它上班。他每日身著白襯衫、白短褲、白襪子、白皮鞋,還戴著白手套,騎著這輛“三槍”賽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當時滿大街的衣裝主要還是灰藍綠,冷不丁冒出這么個全身白色老頭,倒成稀罕物了。
有認識我父親的人告訴我:“每天早上固定時間,固定路線,在公交車站等車上班的人都認識你爸了。一見這穿一身白衣服、騎著賽車的老頭兒飛奔過來,打老遠就都給他鼓掌叫好。他還滿面笑容挺起身子大撒把,向大家招手致意。”這個老頑童和他的賽車,成了每天早晨從西安門到德勝門外的一景兒了。
“藍牌”自行車是德國進口的,當時自行車的車輪直徑有28英寸和26英寸兩種型號,俗稱“大二八”、“小二六”。這輛“藍牌”男車(有大梁的車)就是“大二八”的,車輪大,車身高。這種車的車架子沒有接口,是整體成型的,后車軸很粗,是“倒輪閘”車。什么是倒輪閘呢?就是車把上沒有剎車的鋼把,如果想停車或減速,把腳蹬子反向輕輕一鐙,車就停下來了。當然這個動作得練習適應,要不猛一反蹬,車突然一停,容易摔倒。那時晚上路燈少,黑燈瞎火的,很多騎車人,都是在車前面裝個有電池的方形手電筒。侯寶林先生有段相聲,諷剌一個人不舍得買燈,騎車照明提個紙燈籠,結果燒著了。這當然是戲謔了,但晚上騎車確實需要個照明的東西。這輛“藍牌”就自帶摩電燈,在車的前叉子上裝有一個能發電的摩電磙子,想讓燈亮時,一扳磙子頭,就和輪胎貼在一起了,車輪一轉就發電,騎得越快,車燈就越亮。我父親去上班,總是提一個大皮包,皮包蓋兒上有兩個皮帶做的別子,他把皮包蓋兒掛在大梁上,把蓋兒上的別子扣好,騎上車就出發了,天天如此。
這“藍牌”車,在我家使用了四十余年,沒出過什么毛病。我大學畢業分配在石景山區工作,每個周未回家都是騎著這輛“藍牌”,每次往返四、五十公里。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有一天我騎在大街上,有一老先生從后面追上來,并排和我騎,眼睛緊盯著這輛車,我不知所以,心里直發毛。問他:“您老跟著我有事嗎?”他笑了笑說:“看您的車!”并說:“我研究和收藏車,這輛藍牌倒輪閘是1937年德國造的,現在國內很少見了。”又說:“你反正是騎著上下班用,我用一輛全新的飛鴿自行車和你換,怎么樣?”那年代一輛新自行車是一個人三、四個月的工資,還得有自行車票和工業卷。但我想這是父親的愛物,就婉言拒絕了。遺憾的是,這輛跟隨了我家四十多年、服務兩代人的寶貝,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放樓道里被人盜走了。一輛車騎近半個世紀,也真算是物盡其用了。
因為從小看父親騎車,我對自行車也很感興趣,八歲就想學著騎,也是當成游戲了。但車都高大,我只能“掏襠騎”,將右腳從大梁下斜穿過去,踩上腳蹬子,一下一下小距離地往前使勁。一開始我叔叔還在后面扶著車座子,怕我人小車大,控制不住跌倒,有一天,他悄悄地把手拿開了,我也不知道還繼續騎,竟然掌握住平衡,學會騎車了。
我家正院比較大,東西向有二十米,南北寬也得有十六、七米。東、西各有一個花池子,院子中央擺放一個大魚缸,三間北房前搭了一排遮陽棚,有四根方立柱支撐著,這些都成了我練車的障礙物。每天放學回家,扔下書包就開始練車,穿行在花壇、魚缸、立柱之間,左盤右拐,還真沒失手撞上過。后來我姑姑買了一輛坤車(女車),沒有大梁,我就可以站正了,雖夠不著車座,但站著兩腳踏蹬子也飛快地跑起來了。我越來越得心應手,越來越上癮,就老想上街騎,家里大人堅決不允許,說人太小,怕出事故。有一次,一個同學騎了一輛車到學校,我看見車就心里癢,放學時就借他的車,從丁字街繞西四牌樓,又拐進馬市大街,轉了一大圈,覺得又快又爽。這是我第一次上街騎車,真是年齡小,腦子缺弦兒,還賊大膽,也不想想要被車撞了,或在鬧市撞傷了人怎么辦?回家自然挨了頓訓斥。
大約在1952年,我父親從西什庫口的“五區合作社”(就是現在的商店),買了一輛紅色的、小轱轆、可折疊的自行車,打開比現在兒童玩具自行車稍大,中間大梁有個搬手兒,往上一搬,前后車輪可以疊在一起,車把可以翻轉下去,車座子也可以縮下去,外出旅行攜帶很方便。待我稍大些,這個小車就讓我使用了,成了我上下學的代步工具,
記得有一天早晨上學時,在西安門大街上,我跟在一輛公交車后面騎行。這輛大公交車剛過去,就有一個女生出現在眼前,她要過馬路,躲閃不及,就一下子撞上了。所幸由于車小,速度也慢,才沒有撞倒撞傷,但這也把我嚇得不輕。從此,我再也不敢跟在大車后面騎車了,因為車大擋視線,很容易和猛一出來的車、人相碰。我上高中以后,騎車上學就成了主要的外出交通方式,也很少再坐公交車,幾十里的路,騎上車一騎絕塵,就跟玩兒一樣。
時間:2023-09-15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冬日晨景
- 伴著嗞嗞的聲響,女人一點點剝離與玻璃黏在一起的布窗簾,像打開了一個魔幻世界。
- 09-15
- 爸爸的自行車
- 在八、九十年前,自行車可是稀罕物,那時還沒有國產貨,大多數是從英國進口的“三槍”、“鳳頭”,還有從德國進口的“藍牌”。
- 09-15
- 流連在德天瀑布
- 西南邊陲廣西與越南接壤的大新縣境內,有一條名字頗有詩意的河——歸春河。歸春河發源于靖西市境內的鵝泉,先是流向越南
- 09-15
- 京城逛舊書店憶舊
- 逛舊書店是一件極有興味的事情,北京可能是最適宜的城市了。琉璃廠過去舊書鋪子林立,留下了很多文人的蹤跡。
- 09-15
- 老城小鋪
- 去江南幾座古鎮,看到舊的商賈遺跡還在,便感慨南人的精細,也想起當年在遼南老城的生活片段,差異還是大的。
- 09-15
- 英倫漫話
- 十多年前我曾經調侃過自己:如果我突然有機會可以在全世界到處跑,我會怎么樣安排行程呢?
- 09-15
- 蘿卜花禮贊
- 即便是最弱小的生命,在浩瀚的宇宙里也有其存在的意義.或步或趨,或顰或笑,都可吟成一首首贊美詩,震撼人類的心靈!
- 09-15
- 一碗粥
- 今天早上,我到校有點遲,當我邁著匆忙的腳步氣喘吁吁地走進教室時,同學們差不多都到齊了。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