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電影隊
在上世紀那個特殊年代,許多北京的初中和高中生紛紛來到陜北延安地區(qū)貧窮的農(nóng)村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我的家鄉(xiāng)延安地區(qū)吳起縣也來了不少北京知青,他(她)們吃了許多苦,卻為當?shù)厝罕娹k了不少好事,我們許多鄉(xiāng)親至今感謝當年的這些北京男孩兒、女孩兒。
這些來自首都的知識青年親身體驗了延安地區(qū)農(nóng)村經(jīng)濟和文化的落后,便向中央報告了當?shù)禺敃r的真實情況,引起中央重視。不久,便有了北京對口支援延安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的一系列舉措。
其中一個舉措,就是北京向延安地區(qū)的廣大農(nóng)村援助電影放映設備,以豐富當?shù)厝罕姷奈幕睢>唧w來說,就是把北京支援的電影放映設備分配給每個縣所屬的每個公社成立的電影放映隊,由這些電影隊給自已公社的機關及其中學、各大隊小隊的群眾經(jīng)常放映電影。毫無疑問,遠離縣城的廣大鄉(xiāng)村群眾對此非常歡迎。各個公社電影隊的放映員培訓、放映設備的管理與維修,都由本縣電影院管理。我就在這樣的公社電影隊當了近兩年放映員。
我初中畢業(yè)時16歲,我所在的公社電影隊原來兩名放映員中的一位剛好被推薦到外地上學。公社革委會決定,從我們公社中學初中畢業(yè)生中選一個同學,接那位去外地上學的放映員的班。事后我了解得知,有關領導賀正旺和郭華老師推薦了我,公社革委會研究同意,隨后便通知我去電影隊上班。不久,我參加了縣電影院舉辦的全縣電影放映員培訓班,系統(tǒng)地學習、掌握了電影放映技朮以及放映機、發(fā)電機等設備維護的方法。我在近兩年的電影放映工作中,與另一位同事一起,多數(shù)時間在全公社十幾個大隊的深山峻嶺中奔波,在農(nóng)村巡迴露天放映電影,亦經(jīng)常在公社機關大院及公社中學操場上露天放映。放映的影片多為當時流行的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等以及故事片《南征北戰(zhàn)》、《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打擊侵略者》、《奇襲》、《英雄兒女》等,國外的有朝鮮故事片《賣花姑娘》、《南江村婦女》、《鮮花盛開的村莊》和蘇聯(lián)故事片《列寧在一九一八》等。還有不斷更新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攝制的《新聞簡報》。無論在鄉(xiāng)下農(nóng)村,還是在公社機關大院、中學操場放映電影,銀幕前都是黑壓壓的觀眾,觀眾對看電影的熱度一直有增無減。
能在初中畢業(yè)就成為電影隊放映員,對我這個貧窮農(nóng)家出身的小伙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機會。
平時我經(jīng)常向我們電影隊隊長,即另一位老放映員虛心求教放映技術和機器維護方法,每次放映電影或操作發(fā)電機,我都力求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而且下鄉(xiāng)巡迴放映期間,甲地向乙地轉移放映機、發(fā)電機、電影膠片盒等器材,按不成文規(guī)定,都由甲地派村民轉運。但是,當我看到他們派的人年紀稍大或者身體單薄,我都替村民背著發(fā)電機翻山越嶺。有一次,在攀登一座高山時,我背著沉重的發(fā)電機,累得渾身冒汗,還未到山頂便暈了過去,不省人事。說來也巧,正在這時,對面走來一位公社衛(wèi)生院姓宗的男醫(yī)生,經(jīng)過他緊急搶救,才讓我轉危為安。我至今想念和感激宗大夫。每一輪巡迴放映結朿后,我們電影隊回到公社機關,在一段時間里,白天參加機關的學習等活動,晚上在機關大院或中學操場露天放映電影。
在公社機關期間,我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多次主動拉著放一個很大鐵桶的架子車,沿著馬路去距機關幾里地之外的水泉溝取水。
我給鐵桶裝滿泉水,將繩套套在肩上,有些費力地拉著架子車回到機關食堂,再將鐵桶里的水倒進大水缸里。食堂廚師楊大伯笑著說:“小程,你一桶一桶地幫我拉回了多少水,替我省了多少力氣,我怎么謝你哪!”
“不用謝。我是鄉(xiāng)下窮人家的孩子,能有機會工作和生活在公社機關,能多干點活兒,是我的福分!”我對楊大伯笑了笑,接著道,“楊大伯,你只要有什么活兒忙不過來,就叫我!”我在電影隊期間,與比我父親年長的楊大伯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
一次,我又拉裝著盛滿水的大鐵桶的架子車回機關,很費力地上一道坡時,不認識的兩個女青年主動跑來在后面推車,讓我比較輕松地上了坡。
我擦了把汗,對她們笑道:“謝謝你們!”
一位女青年用純正的北京話笑道“你不是放電影的么,拉水干嘛用哪?”
“我晚上放電影,白天沒事干的時候,幫公社機關的食堂拉水。”我說罷,望著她們,“你們看過我放的電影?”
“看過,看過。”稍頓,那位女青年又用帶著京腔味兒的普通話接著道,“我們是河對岸知青點的北京知青,看你放電影至少有一年了!”
這兩個女知青其中一位中等個兒,留剪發(fā)頭。跟我說話的這個女孩兒個頭稍高,留兩條閃閃發(fā)亮的小辮,白白凈凈的臉龐上,五官優(yōu)雅精致,清秀美麗。她說的北京味兒普通話,字正腔圓,抑揚頓挫,很好聽。可我找不到借口繼續(xù)聽她說話,只好又對她們說“謝謝你們,再見!”
兩個女知青都揮揮手,說:“再見!”
我們電影隊在鄉(xiāng)下農(nóng)村巡迴露天放映電影,從不賣票,群眾可以隨便觀看。
在公社機關大院、中學操場露天放映電影,首映某部電影時,觀眾必須購票觀看。
譬如說,我們電影隊從縣電影院領回幾部還未在我們這兒放映過的影片,就會在公社機關大院或中學操場售票放映。
售票首映后的電影會免費反復放映數(shù)次。
有些電影,觀眾看過多次,仍然想看。
當時首映國產(chǎn)故事片《英雄兒女》,我們電影隊隊長把刻印好的電影票交給我,讓我坐在售票房窗口里賣,一下午賣出好幾千張。
那天傍晚距電影開映前一小時左右,幾個北京女知青來到售票窗口前要買票。我一眼認出了幫我推水車、留兩條小辮、說話很好聽的北京女孩兒,非常高興地對她說:“我們電影隊有贈票,送你幾張,你們不用買票啦!”
“真的嗎?”那女孩兒清脆悅耳的聲音。
“真的。”我對她笑道。旋即,我拿起不少于10張的電影票遞給她。那姑娘對我笑了笑,說:“謝謝你!”便和她的同伴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售票窗口。
其實,我們電影隊沒有贈票,給她們電影票的錢,我隨即用自己的錢補上。
我在電影隊放映電影近兩年時,又迎來人生的一個重要機會。全國許多專業(yè)院校在我家鄉(xiāng)招收工農(nóng)兵學員。我報考了黃河水利委員會所屬的黃河水校,并獲得公社機關各單位一致推薦,從此闊別了家鄉(xiāng)吳起,趕往兩千里之外的中原開封求學。黃河水校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甘肅野外工作。
幾年后的一天,我接到家里電報,說,我母親病重,要我速回。
我萬分著急,帶上工作幾年除每月給父母寄錢和自已生活費用后攢的錢,趕回家里,把媽媽送到縣醫(yī)院住院治療。
想不到的是,我和父親帶著我母親剛進醫(yī)院,遇上了穿著護士服、帶著護士帽的那位說話很好聽的北京女知青。她已參加工作,成為我們縣人民醫(yī)院的一名護士。
她與我簡單寒暄幾句,旋認真詢問了我媽媽的病情、病史,并立即找了有關人員,安排我媽媽住進一個條件較好的病房里。
我母親住院后,她跑前跑后,又找了縣醫(yī)院有關專家、大夫,對我母親的病進行會診,很快決定做手術。
手術很成功,我媽媽的身體康復的比較快。
我媽媽病愈快要離開醫(yī)院時,我對那位北京女知青說:“我不知怎么感謝你,我想請你和給我媽媽做手術的大夫吃飯。”
“不用,不用。”稍頓,她接著道,“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內(nèi)心的感激無以言表,只好說:“謝謝你,謝謝你!”
“別客氣。”她笑了笑,仍然用帶著京腔味兒、非常好聽的普通話接著道,“如果你還放電影,我想看你放映的電影呢!”
電影,人們離不開的精神食糧。
夢回我工作過的電影隊,五十年過去,仿佛彈指一揮間。
十分感謝、想念推薦我去電影隊工作的賀正旺前輩和郭華老師!
那位說話非常好聽的北京女知青——美麗的白衣天使,同樣銘刻在我的記憶里!
時間:2023-09-11 作者:校園文學網(wǎng) 來源:校園文學網(wǎng) 關注:
隨筆推薦
- 發(fā)燒
- 由于我昨天對著空調(diào)吹了一夜,今天起來的時候覺得身子軟綿綿的,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
- 09-11
- 夢回電影隊
- 在上世紀那個特殊年代,許多北京的初中和高中生紛紛來到陜北延安地區(qū)貧窮的農(nóng)村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 09-11
- 堂兄好酒
- 堂兄喜好飲酒,哪怕桌上只有清水煮白菜,每餐的二兩酒是必不可少的。
- 09-11
- 母親的雅量
- 自從父母親離婚后,我跟弟弟和妹妹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在父親沒有給我們孩子生活費的情況下,以勞動的手賺取微薄的薪資養(yǎng)我們。
- 09-11
- 鳥語花香的清晨
- 一踏上荷蘭的土地,便讓我心生敬意。荷蘭地勢低洼,全境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三分之一海拔不足1米,有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是個名副其
- 09-11
- 西打磨廠記
- 老街叫西打磨廠,在前門樓子東側。這是一條明朝就有的老街,我從小生活在那里。
- 09-11
- 白鹿洞書院
- 這是我第二次來廬山市(星子)白鹿洞書院了。第一次來,是十年前四月里的一個春日。
- 09-11
- 午休的父親
- 八月的北京,與全國許多省市一樣,無可奈何地處于近年少有的高溫時節(jié)。月末那幾天,官方預報達到三十二三度;人們說實際氣溫還要高一兩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