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柴火一樣溫暖的家常話還沒有說夠,冬天就悄然無聲地來了。
在凜冽的寒風中,跟隨著走來的,除了漫天飛舞的雪花,還有那冬的腳步。這腳步輕盈,落地無聲,看似優美,卻讓人從感官上或精神上,瞬間產生刻骨銘心的感覺。大概對她存在想法的,只有兩種人罷了,一是一見鐘情的,充滿期待與向往;一是有些畏懼,從而倍感煎熬。可是,對于冬日的山村來說,這兩種狀態該是集合在每個人的身上吧?
村人們剛剛從秋收的喜悅中走出來,就看見小河兩旁柳樹的枝丫,經過一夜霜雪的侵襲,都已經光禿禿的了,村人的臉上立刻掛滿了驚訝:噢,冬天來了。
冬日的山村,冬至,秋隱,暖退,群山除有些松柏的綠色在,盡是枯草落葉的深黃,大地一派蕭索景象。這個冬季,山村一直在獨自靜靜地思索。村前的小河換了面目,止住了以往的歌聲,代之以低吟和悲鳴。河水變涼,轉眼刺骨,直至河面冰封,一改往日的溪流淙淙。我想,小河該是村莊的血液,從平和到火熱,又從火熱到冰冷,是從一年四季的更替中,展示了山村的思想和情感。
小小的山村,內心裝滿了心事。最懂她的,當然要數村莊里的人們了。他們在村莊出生,又在這里成長,乃至老去,等到離開這個世界時,再投到她的懷抱,在黃土中長眠。多少過往,生活得平平淡淡;多少歡笑,生活得從從容容,從來都與山村有關。是啊,是山村,見證了村人們的人生軌跡,目睹了村人的婚喪嫁娶,以及道不盡的眾人眼中的生離死別。
好像就在昨天,村人們還在農田里勞作,收獲著稻谷、花生和紅薯,院墻邊的大豆才打過一次,剛剛將晾好的糧食入倉,忙碌的身影才轉身,恍惚間發現已入了冬。秋天是短暫的,卻也是勞累的,相比之下,冬季更為漫長,可以讓人細致地去感受。
二
還記得,那個時候,奶奶常搬出火盆,把灶膛里的火扒在里面壓實,放在堂屋里,坐在一把小木椅上,一邊烤著火,一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做著各種針線活。有時,鄰居老婆婆也過來,同奶奶嘮家常,說著家長里短,或者是縫縫補補。我和弟弟、妹妹們圍著火盆,享受著它的溫暖,摸著奶奶為我們縫制的布娃娃,聽著掛在墻檐上的小喇叭唱《紅燈記》。銅鑄的火盆,內壁厚實,搬起來很沉,老人怕砸了我們的小腳,從來不讓我們搬。等到生上了火,又反復囑咐我們,生怕我們被燙傷。感覺最幸福的時候,還是紅薯、花生等吃食從火盆的炭火里取出來,把它們放到嘴里時,那噴香的味道,至今讓人不忘。
山村的冬日還在延續著,于寒冷的北風中,充滿著溫暖;于喧鬧的夏季外,飽含著寂靜。這靜,尤其是冬夜里,真的是極催人呢。
這種催人,是催人遐想,如父母想著在外的兒女,壯漢想著來年的勞作,頑皮的孩子想著在雪地里玩耍,少女想著天邊的那一抹蔚藍……多少想法在這個季節里沸騰,生長出翅膀,用力撲打著飛向遠方。這種催人,是催人忙碌,不同于其他季節的忙碌,如眼見著院里的白菜、蘿卜才收獲,就要忙著把它們燙洗,再碼到缸中,放上鹽巴,走完繁瑣卻需要認真的腌制程序。諸如此類的農事還多得很,像腌臘魚臘肉、蒸黃糕、做米粉粑、炸紅薯粉丸子等都是這樣,看著簡單,準備工作絕非一朝一夕,至于味道嘛,那是滿屋都飄著泥土的清香,值得稱道。除此之外,這種催人,還是催人老去,是容不得片刻停留地前行……
冬季適合思考,特別是回想過往,琢磨著催人的日子。在對催人想法的不斷品味中,我遐想著,忙碌著,或者說既在成長也在老去。走在鄉村的石子路上,遇到的一草一木,都帶著一種親切感。可要說上一番,卻也說不清楚,而分也分不開。這似乎是一種情愫,深藏于心肺,根植于靈魂,無論多久,都不會改變。
三
冬日的山村,猶如一位老人,在月光下默默地佇立,捻著胡須,注視著腳下的山谷。但如此長時間地凝望,如此執著地期盼,村人們能理解嗎?
與以前相比,在冬日里,山村的人們要辦的事還是那么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仍然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著,互不牽扯。要說變化嘛,也是有的,譬如說,多了些娛樂,多了些活動場所。在冬夜里,一些年輕人常聚在一起,在明亮的電燈光下,或打幾把撲克牌,或抓幾圈麻將,錢的事推到一邊,權當是消遣。
這些娛樂,對我沒有吸引力。我總以為,早早地爬上床,鉆入暖暖的被窩,趴著看上幾頁書,是最難得的享受。一直以來,三更有夢書當枕,是我的憧憬和追求。但遺憾的是,至今境界也始終沒有達到,而眼睛經不起折騰,以至于早早地戴上了厚厚的眼鏡。
這一切,都在鄉村的凝視當中。也許,這是她的使命,有著她深深的寄托。只是,她們都屬于她自己,與別人無關。
冬日的山村,絲毫不在意村人們是否理解它的心聲。畢竟這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山村的冬日,那些村人們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著他們的生計;而那些日子,是那樣平凡,也是那樣耀眼。歲月曠遠,多少年來,山村人,仗著崇山峻嶺的品格,依著松柏的脾性,高潔明亮,無一絲陳雜紛亂,厚實的臂膀,扛起歲月的艱難,堅實的腳步,走出生命的硬氣。
月光輕叩村口的香樟,灑落一地銀色靜謐,在這冬日里,山村的夜曲系著蒼樸的音線,穿過零石碎瓦,安逸老藤枯葉。在如此的月夜,徜徉在冬日的山村,不經意撩起祖先的衣襟,夢境般地回縈,便多了一份淡定和清閑,更多了一顆真誠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