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
我在北京度過了6個春天。現在,第7個春天正向我走來。
我是2016年夏天來北京住下來的,剛來時,即使在春夏秋三季,見到藍天白云也是稀罕事。這幾年,眼見北京的空氣質量一年比一年更好了,讓人心情也跟著清爽起來。
印象較深的是前兩年的春節。大年初一我出門遛彎兒去,其時立春剛過,燦爛的陽光照在街頭的大紅燈籠上,溫暖而喜氣盈盈。溜達到中關村南大街路東邊的一個小花園,見玉蘭花的花苞已經飽脹,急著要開放的樣子。遍地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菜,也是要泛青的模樣。高高的白楊樹,紫紅的花萼,只待一場春風,就要破殼吐絮了。遠處的垂柳,參差披拂,鵝黃中透出幾分若有若無的綠意。空氣清新透明,彌漫著萬物復蘇勃發的春之氣息。春光明媚,這個小學課本上的詞語,今天才真切地感悟了。
眼前的美景,讓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馬路對面就是友誼賓館,屋頂上方瓦藍瓦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幾大朵雪白的云,向南緩緩移動。這樣純粹的藍天白云,通常會出現在北京的秋天,早春時節看見如此景致,不由一陣驚喜。不知為什么,腦海里冒出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舉辦時的情景。當時,轟動一時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著名詩人徐遲,就下榻在友誼賓館。大會籌備組想借徐詩人的如椽大筆,為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正因病住院的郭沫若起草一篇大會閉幕詞。電話打給徐遲,豪情萬丈的詩人一口答應下來:明天來拿吧!第二天,大會工作人員按時取走了稿子,但也許是稿子浪漫氣息太濃郁了,稍欠中規中矩,最終未能被采用,只好另請人操刀。后來這篇,就是傳頌一時的《科學的春天》,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的春之序曲。春天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當年我讀著《科學的春天》時,還是一個坐在教室里的青年學生,一晃又是40多個春天過去了!
北京的春天,萬木爭榮,百鳥爭鳴。可是,當我聽到大雁的叫聲,仍然覺得分外熟悉而親切。2022年驚蟄前一天,也是人們看重的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大大小小的理發店,生意會突然紅火起來。也有理發師在路口支攤:老年人10元,青年人20元。我正在觀察著街景時,突然聽見天上“嘎!嘎!嘎!”的叫聲,只見一行排著人字形的大雁向西北方向飛去。“大雁不過二月二,小燕子不過三月三”。這是故鄉的一句時令諺語。說的是,大雁北歸的日期,一般來說晚不過二月二。小燕子南來的日期,早不過三月三。此時離小燕子的到來,尚需時日。沒想到,這句諺語,在北京這樣的都市的上空,竟然也得到了驗證。
2022年冬天,北京城區連一片雪花也沒有飄落。有人說,2022年,北京城沒有下過雪。也許是人們健忘,這一年雪是早早地就下過了,而且還是北京并不多見的大雪。2月4日立春之后,下了一場大雪。3月20日春分之前,又接連下了兩場大雪,雪幾乎不停地整整下了兩天一夜,積雪深可沒腳踝。2月18日雪后放晴,北京城銀裝素裹,美麗如春天的童話。那天下午,幼兒園放學了,小朋友一個個像歡快的小鳥兒,歡呼著、飛跑著、嬉鬧著,踏雪、滾雪球、打雪仗,忘情地在雪地上打滾兒。這一場春天即將過半時的好大春雪,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歡樂。
清明前后,北京的春天美到了極致。東風暖,西山近,小燕子南來,大雁早已北歸。吹面不寒楊柳風。楊花飛絮紛紛揚揚飄過,緊接著又是柳絮隨風起舞。玉淵潭的櫻花,北土城元大都遺址的十里海棠,薊門橋頭雪白的洋槐花,吸引著成群結隊的游人,也引來了小蜜蜂嚶嚶地歌唱。景山、北海、大鐘寺,都有品種多樣的牡丹,朵朵雍容華貴,花期錯落有致,能開過谷雨,甚至臨近立夏。
北京春天的腳步,總是匆匆又匆匆。二十四番花信風次第吹過,待到老城胡同四合院里老棗樹枝頭掛滿金黃色的小星星,鐘鼓樓東北角那棵百年大楝樹葉間吐出細密的紫藍色花蕊時,春天就要過去了。愛不夠的北京的春天,你好,你怎么就不能稍稍放慢一點腳步呢?
時間:2023-08-09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春天的兔子
- 春暖花開的時候,川北的村莊仿佛一夜間就披上了五彩繽紛的外衣。我們院子左鄰右舍的菠菜呀、黃瓜啦,早就撒上種,施了肥
- 08-09
- 北京的春天
- 我是2016年夏天來北京住下來的,剛來時,即使在春夏秋三季,見到藍天白云也是稀罕事。
- 08-09
- 葵花地
-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經不再硬朗,她的一頭青發,也被歲月的風雨洗刷成根根銀絲,而一雙被舊時代裹得變了形的
- 08-09
- 在蕎麥花開的日子里
-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在伊金霍洛旗毛烏聶蓋村蕎麥花的海洋里,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86歲高齡的老作家劉成章先生
- 08-09
- 歲末凌霄花
- 某日,經過小區幼兒園,發現圍墻上的凌霄花已經孕了花蕾。
- 07-29
- 人閑桂花落
- 昨夕為夏,今朝為秋。一夕一朝間,夏天悄然離去,秋日如期而至,兩個季節更迭輪回,竟也悄無聲息。
- 07-29
- 秦巴聽雪
- 彤云堆滿天空,北風嗚嗚嘶鳴,天地間一派凜冽的寒意和如夜幕快要降臨的陰晦。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