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蘄艾香
一到5月,又聞滿山蘄艾香,又見遍野蘄艾青。
湖北蘄春縣,古時叫蘄州,蘄春盛產的艾草就叫“蘄艾”。
每年5月到7月,是蘄艾的采收期。以往幾年里,一到5月,在蘄春縣赤東鎮陳云村駐村的老唐,就會邀我到蘄春鄉間走一走,聞一聞漫山遍野的蘄艾香。去年,老唐已經退休,回到了省城。但他對蘄春山山嶺嶺的感情,是割舍不了的。幾乎每個月,甚至每隔一兩個星期,他都要回到蘄春去住上一晚。
老唐高中一畢業就參軍入伍,成了昆侖山下喀什河畔一名光榮的戍邊戰士。度過了二十多年為國戍邊的軍旅歲月后,老唐披著一身風沙,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湖北,在省委直屬機關工作。2008年,老唐主動請纓,擔任派駐農村小康工作隊隊長,在鄂東蘄春縣八里湖農場駐隊一年,當了真正的“田舍郎”。2017年,他再度請纓,奔赴脫貧攻堅戰第一線,在蘄春縣赤東鎮陳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在赤東鎮駐村的日子里,在鄂東的山嶺河谷間,老唐和扶貧隊員們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參與了脫貧攻堅這部偉大的新時代“創業史”的書寫。他們付出心血、智慧和力量,催開了漫山遍嶺的映山紅,也迎來了遍布山野的蘄艾香。
“得虧了老唐他們啰!一個塆子一個塆子地跑,一道畈一道畈地看。四年下來,陳云村總算是‘鯉魚跳龍門’,從以往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了無人不曉的脫貧攻堅‘示范村’。”類似的話語,我從赤東鎮不少鄉親口里聽到過。
脫貧攻堅戰結束后,老唐仍舍不得離開赤東鎮,于是他第三次請纓,堅持留在由脫貧攻堅就地轉變為鄉村振興的工作隊里,繼續奮戰在鄉村振興第一線。這時候,老唐已近花甲。
“以前,赤東鎮的鄉親也喜歡種植蘄艾,但都是小打小鬧,附加值不高,成不了‘氣候’。”老唐和工作隊駐村這些年,帶領鄉親們規模化、產業化、精細化種植蘄艾,用小艾草背后的大產業,托起了農民的致富夢。今天,濃濃的蘄艾香不僅彌漫在赤東鎮各個塆子和山山嶺嶺上,也成了蘄春縣的一張“產業名片”。
除了帶領鄉親們種植蘄艾,用艾草創造幸福的新生活,老唐這位老兵還有一手“絕活兒”,就是寫得一手漂亮的小楷。這是他從小練就的“童子功”。駐村這些年里,哪怕白天的工作再苦再累,每天收工后,待到村塆里人聲消歇、燈火稀落、蟲聲唧唧之時,往往是老唐在那間簡陋的宿舍里靜心寫小楷的最佳時刻。靜夜里伴著蟲聲和蛙聲寫字,幾乎成為老唐雷打不動的“夜課”。
老唐一手漂亮的小楷,在小小山鄉也贏得了眾多父老鄉親的稱贊。他以自己的筆墨能夠作為春聯貼在鄉親們的門框上為榮。他在駐村期間寫的不少幅漂亮的小楷,都順手送給了鄉親們,有的被村民拿去給小孩當字帖用了。他深知,他和工作隊隊員在山村工作,既要扶貧,也要“扶志”和“扶智”。他希望自己寫的字能夠雅俗共賞,為鄉村道德文明建設,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一點潤物無聲的作用。
聞著濃濃的蘄艾香,欣賞著貼在村民家門框上的一副副對聯,我笑著說:“老唐,都說字如其人,因為你心中有愛,一心一意為了鄉親,所以你寫的字也更好看了。”老唐聽了,趕忙搖搖手說:“不敢當不敢當,我就是個老兵,一輩子都脫不了‘田舍郎’的本色。”
時間:2023-07-03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土豆的名字
- 日常所見之蔬菜中,無如土豆最為平常。炒土豆絲,七八成熟時,半勺醋澆下來,香和酸混雜的熱氣蒸騰,趕快伸鼻子狂吸。
- 07-03
- 滿山蘄艾香
- 湖北蘄春縣,古時叫蘄州,蘄春盛產的艾草就叫“蘄艾”。
- 07-03
- 勞動著,幸福著
- 群山連綿,山杏遍開。這個春天,我走進河北灤平金溝屯鎮下營子村。
- 06-28
- 五行作金磚
- 來到蘇州相城,我這才知道金鑾殿所鋪的金磚是哪里來的。
- 06-28
- 安溪尋茶
- 出了廈門高崎機場,就直接奔向安溪。沿途一堆堆、一朵朵、一株株、一棵棵、一片片、一葉葉的綠撲面而來,讓人目不暇接。
- 06-28
- 當礦工的父親
- 我對礦工有一種天然親近感,因為父親做過20年礦工。1975年10月,生產隊組織完秋收后,正在搶種冬小麥
- 06-28
- 大地上的舞蹈
- 上世紀90年代的某一天,在云南滄源的永河,我見到一個佤族老人在跳著一種奇怪的舞。
-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