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河里,時常保持平心靜氣的姿態和氣度,讓身心保持閑靜,心胸就會明朗、頭腦便會清醒。這樣,任由世事紛擾,我們依然可以沉下心來,記錄生活的點滴,品讀生活的靜美。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每個人都面臨或小或大的挑戰,難免會心浮氣躁。有時候我們無法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把時間都用在了焦慮和煩躁上:焦慮他人會怎么看待自己,煩躁于負面情緒難以排解。看過一句話,“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緒的寧靜之中。”在不斷前行的路上,有荊棘,也有鮮花,有遺憾,但也有掌聲。越急躁,越容易身心俱疲;越從容,越可能收獲驚喜。事實上,世界上從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叫煩惱,叫怨恨,只是因為人們的心性難免浮躁、焦慮,常常被身邊不順的事、不理想的事引爆,如此心中才會落滿煩人的塵埃。佛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生活的路從來不會平坦,那就把心先放平,紛擾中把心安在靜處。心境有多靜,思考就會有多深。做一個淡定、從容的人,充實、寧靜的過好每一天。
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愚癡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越想越苦,終成煩惱的人生。的確如此,這個世間的苦與樂,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面對我執,有的人一念放下,歡歡喜喜每一天,有的人卻抓緊不放,終日在苦海中沉浮;每個人的人生,都可能會有起起落落。有時候,事情的好壞,不在于事情本身,更在于人的心態。在遇到困難時,如果能夠多往好處想,就更有動力去解決問題,糟糕的事情也就難以困住自己。路走不通時,繞行即可;遇事想不通時,換個思路試試。人生也是如此,將壞心情轉個彎,樂觀生活,或許就能柳暗花明。
人生的最終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即使我們再迷茫,我們也要把握好的是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要在現實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個遠大的人生理想,讓它成為我們的指航燈,給自己一個奮斗的方向,這樣,我們才不會湮沒在人海中,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我們常聽到人們談論天賦、運氣、機遇、智力和優雅的舉止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當然,除了運氣和機遇,其他因素都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有了這些條件卻沒有堅定的目標,也是不會成功的。有句話說:“你總要把目標放得更遠,才能看到更廣的世界。”正所謂莫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如果總想著走捷徑,不愿意打磨能力,也不去深耕自己,最后往往會路路不通、一無所得。如果一開始就相信聚沙成塔,厚積薄發,方能在人生路上行穩致遠。
不知是誰說過,人生要起伏有致才能平安,太過順暢反而不得久長。信了這句話,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就會從容淡定了許多。人的一生只有在結束的時候,才找得到真正的歸宿,在這世上的其余時間里,充當的永遠都是過客。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會變遷,其實我們無需不辭辛勞去追尋什么永遠。活在當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緣的城市,看每一道動人心腸的風景,珍惜每一個擦肩的路人。縱算歷經顛沛,嘗盡苦楚,也無怨悔。
人活著,都有一份信念在支撐,心里有了寄托,有了依靠,才可以維系住那些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否則這風煙亂舞的紅塵,早晚會將你的意志瓦解,原本清雅的不再清雅,原本端然的不再端然。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匆匆跋涉并非是趕赴某個宿約,但還是要一往直前,縱算有短暫的停留,也躲不過春秋交替、月圓月缺。直到有一天,風塵滿面,誰還可以在時光的明鏡里收拾起凋落的容顏?無論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純真,歲月還是會無情地在你臉上留下年輪的印記與風霜。人的力量多么地微不足道,抵不過一寸光陰的削減。過盡流年,以為可以讓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內心卻總是面臨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
沒有什么緣分可以維系一生,再華麗的筵席也會有散場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兩依依。我們都是人生場景中的過客,這段場景走來了一些人,那段場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們守不住約定,就不要輕許諾言,縱算年華老去,我們還可以獨自品嘗那杯用煩惱和快樂釀造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