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休息,忽然聽到遠處路面傳來油梆聲,感覺很熟悉,有種穿越時空的滄桑感。
抬頭望去,果然是從賣香油的電動車傳來的。這種油梆聲很沉悶,不像寺廟里的木魚敲出來的聲音那么清脆,節奏快,讓人醍醐灌頂。雖然油梆聲也有節奏,但這種節奏緩慢,敲幾下,中間還有斷歇,“棒,棒,棒——棒,棒,棒——”我想這個節奏剛好在提醒人,賣香油的來了!緩緩的,并沒有要疾走的意思。
這種油梆聲會傳的很遠,通常敲一下,半個村子都能聽見,隨之而來的就是誘人的油香,裊裊的,似是青煙飄來,籠罩整個村子。
在如今這個年代,能夠聽到油梆聲是越來越稀少。畢竟時代不同,人們早已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足不出戶也能把油賣掉。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年代,售賣的方式還是完全靠人走街串巷吆喝,賣豆腐的,賣香油的,賣針頭線腦的,所有的日常消費用品,都要靠腳力來送達人們手中。所以也就應運而生了很多招引顧客的方式。賣油的敲油梆,賣針頭線腦的搖鼓,賣豆腐的吆喝……反正是方式各異,花樣別出。如果把這些整理出來,倒是不錯的民俗文化,它們代表了不同歷史時代經營方式的演變,更是寄托了那個時代人們的一份情思,悠悠的,如同這穿越而來的油梆聲,聲聲入耳,聲聲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