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家干活兒,酷我音樂盒里隨機播放著歌曲。突然,“從前你穿過半座城市陪我一起失眠”,只這一句,就把我擊倒了。我靠著床沿,坐在地板上,閉著眼睛想,得有多深的感悟,才能寫出這么深刻句子來。
穿越歌詞,我化身歌里的女主角,不顧滿床的衣物,去百度上搜了這首名叫《善變》的歌,果然還有更深刻的金句——“從前你穿越風雨都會倉促見一面,后來連傘的邊緣你都懶得分一點……”太好看了,好句子不用多,哪怕一兩個,聽后使人動心動情,就不失為一首好歌。
我認為,一首好歌詞就是一篇好文章,歌詞和寫作密不可分。我們都知道,文章的體裁包括記敘文、散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歌詞在創作上也借鑒了文章的體裁,記敘的、抒情的、議論的都有,有的還一股腦地呈現在一首歌里,我們來看看。
有記敘文式的歌詞,如《小小》:“回憶像個說書的人,用充滿鄉音的口吻,跳過水坑,繞過小村,等相遇的緣分。你用泥巴捏一座城,說將來要娶我進門,轉多少身,過幾次門,虛擲青春。”
有書信體的歌詞,如《一封家書》:“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我現在廣州挺好的,爸爸媽媽不要太牽掛。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
有散文式直抒胸臆的歌詞,如《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
有說明文式的歌詞,如《小小的我》:“天地間走來了小小的我,不要問我叫什么,叫什么。我是山間一滴水,也有生命的浪波,我是地上一棵小草,也有生命的綠色。”
有議論文式開篇點題的歌詞,如《往日時光》:“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時光,雖然窮得只剩下快樂,身上穿著舊衣裳。”
所有歌詞都是在講故事,只是講故事的方式不一樣,有的直接來,有的繞一下,有的講講議議,不管怎樣,都是為了呈現一個好故事,讓聽的人有感悟,有啟發,這一點,和寫作的目的是一樣的。故事再好,能單純地敘述嗎?不能,得調動感官,吸引聽眾,議論抒情結合,反問自問并舉,火力齊開,方式多樣。
所以,《小小》中有了議論:“小小的誓言還不穩,小小的淚水還在撐,稚嫩的唇,在說離分。”《我和我的祖國》中有了抒情:“我最親愛的祖國,我永遠緊依著你的心窩,你用你那母親的脈搏,和我訴說……”
還有開頭不直說,加料的,如陜北民歌《這么好的妹子見不上面》:“這么長的辮子探不上個天,這么好的妹妹見不上個面,這么大的鍋下不了兩顆顆米,這么旺的些火燒不熱個你。”說了半天,是愛而不得,心生怨氣,小小抒發一下,透著無奈和心酸。我特別喜歡信天游這種體裁,東扯西扯,總能扯到正地方,情節之中,意料之外,防不勝防,恰到好處。
還有先來段鋪墊再引入正文的,如《你笑起來真好看》:“想去遠方的山川,想去海邊看海鷗,不管風雨有多少,有你就足夠;喜歡看你的嘴角,喜歡看你的眉梢,白云掛在那藍天,像你的微笑。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統統都吹散……”主旋律是“你笑起來真好看”,前邊的都屬副歌,銜接自然,絲毫沒有多余之嫌。
也有實打實引用的,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的哭泣,孤獨憂郁的日子里,相信這冬季會遠去。心靈放逐的荒野,你的愛依然熱烈,生活不過是玩笑,一切都將會過去……”前四句就是原詩,一字未動,加到這里,引起下文。再如《媽媽教我一支歌》:“媽媽教我一支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支歌從媽媽心頭飛出,這支歌伴隨她走遍祖國山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一支雄渾的歌,直接插入式,如同論文里舉的例子,用來論證論點。
歌詞里的襯詞和我們要抒情議論的啊、呀、唻等差不多,都是感情極致時的真實內心寫照。
按照程序,一般是先有歌詞,再去譜曲,也有反著來的,相當于我們的命題作文,如《長江之歌》,就是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胡宏偉填詞,從4583件應征作品中脫穎而出,歌頌了長江一瀉千里滋潤兩岸的氣概,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之情:“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氣勢磅礴,宏偉壯麗,堪稱歌詞中的經典。
主題類歌詞大氣磅礴,充滿正能量,情感類歌詞另辟蹊徑,講述獨有的故事。我們還以《小小》為例,這么小的一首歌詞里,順序、倒敘、插敘都用上了,還夾敘夾議來回穿插,試想,有多少人是從歌詞愛上這首歌的。
在人稱上,歌詞不拘一格,不管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哪種適合就用哪種人稱寫。
那些著名的詞作家,如喬羽、閆肅、方文山、林夕、李宗盛等,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詞,那些歌詞充滿了意境,每首都是經典,都是在說平常話,跟聊天一樣,不做作,不矯情,不求關注,不討安慰,就像小時候我們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連哭笑都不打折。獨有的細節最打動人,聽一首歌,為什么會愣住,會發呆,會哭,會笑,都是歌詞賦予你的。
好歌詞像一首詩,似一幅畫,是至臻詠嘆,是千古絕唱,那些直抵內心的文字,就像《你會遇見更好的人》里唱的:“你有多重要,我發現你是誰都代替不了……”
作者簡介:王雪巖,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文學院第六屆中青年作家班學員,吉林省首批認證的骨干教師,四平市第十四中學高級教師,校刊《小草》主編,多次獲得國家級校刊編輯金獎。在《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師報》《語言文字報》《德育報》《中國中學生報》《美文》等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著有《溫暖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