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印象》“返老還童”的金波先生
金波先生是小朋友們熟悉和熱愛的兒童詩人和作家。孩子們都讀過他的作品,課本里有他的童詩和美文,家里的書桌上,也不會缺少了他的書,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金波爺爺。但是,就在前幾天,我忽然驚喜地發現,住在養老社區里的金波先生,已經返老還童了——不是說,他由一位皤然老者忽然變成了一個翩翩少年,只是說,他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態,重又回到了少年兒童那種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美好境界。
我這個發現,是從金波先生最新出版的《昆蟲印象》這本散文集開始的。作者自小就喜歡玩昆蟲,而今住在養老院里,他又重新拾回了小時候的愛好。他不但飼養、玩賞昆蟲,而且還把自己和蟲兒的故事寫出來,完成了這本富于童心童趣的真情之作。書中寫到的昆蟲,不僅有會爬能飛的,也有不少能歌善舞的。作者對這些蟲兒,就像對老朋友一樣熟悉和喜愛。有一回,友人送來五只金鈴子,作者珍愛地把它們養在了一個檀木盒子里。然而,這些金貴的蟲兒,不僅一只都不叫,而且,還一只又一只地死去了四只。最后,只剩下一只還活著。作者寫道:“也許是為了給我一點寬慰吧,這一只終于叫了。”“它摩擦翅膀,直立抖動,發出‘鈴……鈴……鈴……鈴……’的金屬音色。它身姿端正,那樣子很認真,很莊重。”金鈴子聲情并茂的叫聲,令作者大喜過望,以致晚上睡覺時,還“特意把它放在枕邊”“熄了燈,閉上眼睛靜候著它的叫聲。”(《金鈴子》)從這一幅幅美麗動人的“人與蟲”的圖畫里,哪里看得出這是一位八旬老翁的日常呢?這分明是一個活潑天真的兒童,與昆蟲相對嬉戲的活劇啊。
《昆蟲印象》里,還寫到一只居然從冬天活到了春天,并且一直叫到了夏天的冬蟈蟈。作者親切地對它說著悄悄話:“你的叫聲,對于我來說,就是時間流動的聲音,因為在時間的分分秒秒里,一直有你的聲音。”話語中充滿了對冬蟈蟈的綿綿情意。(《冬蟈蟈最后的日子》)《伏涼兒》一篇所寫的,是那叫聲“幽細綿長,縷縷如絲”,因而,被人們擬聲給它起了“伏涼兒”這個名字的一種鳴蟬。作者說,單憑那叫聲,伏涼兒就可以成為一種夏天的象征:“伏涼兒獨特的叫聲,在這個林葉蔥蘢,花草繁茂的季節,給了我一種獨特的享受:一種天籟般的無法復制的韻律。”如果那伏涼兒能夠聽得到、聽得懂這句話,它們真要把作者引為知音了。
作者每寫到一種他所熟悉的昆蟲,不僅像面對相熟的小友一樣喜歡和珍愛,而且,常能“推己及蟲”地喜其所喜,憂其所憂,就像面對自己的家人一樣。在寫冬蟈蟈的那一篇里,作者眼看著一只從冬到夏,一直歌唱著陪伴了自己幾個季節,而今因衰老而臨近死亡的蟈蟈,痛惜而又無奈地對它說:“現在是夏天了,山野里已經有你熟悉的朋友了:那蚱蜢,那蟬,那蜻蜓,那蝴蝶……它們聽到了你的聲音,你也聽到了它們的聲音。”看著那已經無力重返山野的冬蟈蟈,作者又輕聲安慰道:你就在我身邊靜靜地生活吧,我會更精心地養護你,“送你走到生命的盡頭,就在這個蔥蘢美麗,鳥鳴蟲嘶的夏天”。這真情的告語和表白,不僅表現了對冬蟈蟈的喜愛與感激,也流露出作者對這只終將老去的蟲兒的深深的痛惜與不舍。
《烏英哇》一篇所寫的昆蟲,是一種會發出“烏英,烏英,哇——”的叫聲的鳴蟬,是作者童年的一個美好記憶。篇中寫道:當我停下腳步,傾聽它的叫聲時,“那蟬好像知道我在聽,就像是遇到了知音,傾訴不止……”另一篇,同樣是寫鳴蟲的《油葫蘆》,以十余頁的篇幅,記述了作者對油葫蘆的喜愛。文章開篇便說:“這么冷的天氣,能喂養一只鳴蟲,真叫我樂不可支。”情不自禁,脫口而出的話語,正是作者對油葫蘆真情喜愛的表現。為了每天能早一點聽到這種只在夜晚才會鳴叫的油葫蘆的叫聲,作者還想出了用一塊布遮蔽光亮,為它制造一個黑夜環境的辦法來。單憑這一處描寫,一個活脫脫的大兒童的形象,就生動地走到了我們跟前來。
作者喜歡聽油葫蘆的叫聲,是因為油葫蘆那獨特的叫聲,“洪亮婉轉,顫音幽細”,能使他獲得內心的寧靜與舒適。然而,作者對蟲兒的興趣,也不全在鳴蟲方面。即便對某些其貌不揚,甚至被人嫌棄的小蟲兒,作者也是滿懷興味,津津樂道。譬如《米蟲》一篇中,對賞玩米蟲之趣的記述:為了能清晰地觀賞米蟲,他會“把小盒子傾斜一下”。當大米滑落到盒子一側時,“米蟲就從米粒里凸現出來,開始在空曠的盒子里,轉著圈兒走起來,就像模特兒走臺步,那樣子很美”。而今,這令人嫌棄的蟲兒,到了這位大兒童的眼前和筆下,卻也變得如此俊美而可愛了。
《昆蟲印象》中不僅寫了金鈴子、冬蟈蟈、伏涼兒、烏英哇、油葫蘆等多種鳴蟲,也寫到了蜜蜂、螢火蟲、豆娘及茶色金龜子等,雖不會鳴叫,卻能各以秀美的身姿、會發光的身體,或采花釀蜜的特異功能而稱奇的昆蟲。作者對小小蟲兒的珍愛,說到底,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者對那“本真的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到山林曠野中去尋求快樂,是兒童的天性帶給孩子們的一份最珍貴的恩物;而那能夠有意識地讓自己融入大自然中,重新找回自己遠去的童年和童年的快樂的人,是只有像金波先生這樣童心未泯的人,才會擁有的一種福分。
時間:2023-05-31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新春團拜會 感受讀書樂
- 1月2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湖南永州祁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恩鵬組織該市干部校長
- 05-31
- 無私奉獻,提升價值
- 一件商品的價值雖受外界影響,但最終取決于自身。人也是如此,其價值大小的決定因素也是自身。無私奉獻不失為提升價值的優良途徑之一。
- 05-31
- 嬌艷欲滴的康乃馨
- 昏黃,余暉,一抹淡薄的影子在地面上并緩緩拉長。您的身影一點點模糊在我眼前,奮力跑上前去卻始終碰不到你的衣角。
- 05-31
- 找尋
- 下車了,旅客拖著手提箱,像是商量好一樣,朝著一個方向涌去。抬頭看,是一塊發光的牌子——商丘站。
- 05-31
- 一只特立獨行的狗
- 曾讀過王小波的一篇文章《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很受觸動,從動物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人的影子。
- 05-31
- 靈魂三問
- 哲學上有著名的靈魂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直逼靈魂深處,躲無處躲。
- 05-26
- 匯聚螢火,便成星河
- “武漢醒了!”這座英雄的城市漸漸恢復起往日的煙火氣息,重整行囊再度出發。
-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