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多元的,復雜而多變,經常會因為所遇到的事情不順心而使我們感到不快樂或者不開心。但是,這種事情完全是可變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手里,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
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說的是一位老婦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小兒子賣扇子。每當天晴的時候,老婦人因為擔心大兒子的傘賣不出去而會悶悶不樂;陰天下雨的時候又憂愁小兒子的扇子不好賣而很不開心。因為天氣不是下雨便是天晴,所以老人家天天都沒有高興的時候。
有一天,一位智者告訴她,你如果天晴的時候替小兒子的扇子好賣而感到高興;下雨的時候為大兒子的傘好賣而快樂,這樣的話,豈不是你每天都會感到快樂和開心了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快樂的心情是可以由我們自己來創造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手里都握有一把快樂的“鑰匙”。如果他不只是期待別人讓自己快樂,而是愿意讓自己來掌控自己的快樂,他就不會聽任事情自由地發展,那么他不僅可以使自己擺脫掉煩惱與不快樂,甚至還能夠將快樂與幸福傳遞給別人。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位老婦人一樣,她只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習慣,更換一下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就產生了與先前迥然不同的兩種結果來。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把使自己快樂的“鑰匙”,但是我們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了別人的手里。
我們不是經常可以聽到身邊有人說,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我丈夫經常不沾家,所有的家務全都得讓我獨自來承擔;也有人因為小孩子不聽話經常惹自己生氣而感到十分苦惱;還有人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而往往心存不滿;如此等等。這些人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把掌握自己快樂的“鑰匙”不是交到了丈夫的手里,就是交給了孩子、或者是自己的上司,總之都是交到了別人的手里。因此他們都不是由自己而是讓別人來掌控自己的心情好壞,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曾經聽說過一個笑話,一位醫生告訴自己的病人,你的病我們已經盡全力了,現在沒有什么好辦法。已經通知你的家屬為你準備后事。你有什么要求就說吧。誰也沒有料到病人說:你們沒有辦法我倒有一個辦法。醫生問:是什么辦法?病人回答:換一家醫院,換一名醫生。
且不追究這個笑話的真偽度如何,單說這位垂危的病人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能夠如此的鎮定,還能夠說出這樣風趣與睿智的語言,正是他不愿意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到醫生的手里。
當別人掌握了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會覺得自己成了一名受害者,對現況感到無能為力。于是便產生抱怨和憤怒。并且開始怪罪于他人。這種人的行為是承認自己完全無法掌控自己的快樂,只能夠任由人家來掌控自己的快樂與不快樂。
我們常說:“智慧人生”,因為人的一生是離不開智慧的。學會如何把快樂的“鑰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便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一個成熟的、智慧的人很善于將自己快樂的“鑰匙”始終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并不期待別人給自己帶來快樂,而是首先想辦法讓自己先快樂起來,然后再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這種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將不快樂轉化為快樂,將不幸福轉化成為幸福,在他的心里永遠都是陽光燦爛的好日子,永遠都是春光明媚的花季,時時刻刻無不充滿了歡樂感和幸福感。倘若經常跟這樣一個能夠把快樂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生活或者工作在一起,豈不是也會處處感受到快樂與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