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肉
閑逛菜市,見有蕨菜賣,四元錢一小把,價格也不貴,就買一把回家做菜。
在我的故鄉石阡,蕨菜是常見之物,陽春三月,漫山遍野皆是。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村子里,雜樹生花,房子的院墻邊,桃李杏梨之類常見的果樹你追我趕,紅的、粉的、霞的、白的花兒姹紫嫣紅,爭奇斗艷,遠遠看去,村子里的青瓦木屋,掩映在一片輕云之中,好看極了!
春色雖美,可這時節菜桌上反倒是相對匱乏的時候,一些瓜果蔬菜才種下沒多久,常用來做菜的,無非是隔年種的蘿卜、洋芋、牛皮菜之類,要吃上新鮮的小白菜、棒豆、南瓜、葫蘆之類,還得等上些日子呢!
有時,嫌桌子上的菜單調了,嘟著嘴,筷子不知往哪夾菜,大人見小孩子挑食的樣子,常要叱責兩句:“這不吃,那不吃,想吃天上的龍肉么!”天上的龍肉不可能吃得到,可弄點“龍爪肉”下飯是可以的。
故鄉的山坡上,樹林里,蕨類植物是常見的,這時節正是蕨菜從地里星星點點冒出來的時候。剛冒出來的蕨菜,長一尺盈許,頂端卷曲著,像握緊的拳頭,又似龍爪的模樣,所以故鄉也有人把它美其名曰“龍爪肉”。蕨菜有“甜蕨”與“苦蕨”之別,顏色青綠的為甜蕨,做菜味道清甜可口;顏色棕黑的則為苦蕨,味道苦而澀,故鄉人用蕨菜做菜,以采摘甜蕨為主。蕨菜采摘回來,通常要在開水中焯水以去其澀味。焯水過后,切成長寸余的段,熱鍋下油,放入干辣椒節,拍過的蒜頭爆香,然后放入蕨菜段翻炒,再放鹽、味精等調料起鍋裝盤,一道香噴噴的炒蕨菜就做好了。倘若有臘肉,切幾片與蕨菜同炒,味道更佳。炒蕨菜清香撲鼻,入口清甜,帶點滑膩的味道,十分下飯。也有將蕨菜涼拌的,焯熟的蕨菜用清水淘一兩次,盛入碟中,放糟辣椒、味精、鹽、醬油、米醋、蒜蓉、姜末、蔥花等拌勻,清甜可口,別具風味。
小時候,我們這些孩子上山放牛割草,常要采摘點蕨菜回家做菜。在故鄉,蕨菜是濫賤之物,漫山遍野皆是,今日摘了,明日又冒出來,總也摘不完——它的生長期也長,前后有一個多月的樣子——那時節,上山采摘蕨菜成了我們這些孩子樂此不疲的事。有時采摘回家的蕨菜太多了,吃不了,就把它焯水后放太陽下曬干,做成干蕨菜。家里缺菜吃要救急的時候,用熱水或是淘米水把干蕨菜浸泡發透,用它炒肉,又別是一番風味,干香爽口,勁道十足,特別下飯。
都說童年的味道是一個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記憶,它儲存在人的腦海中,溫情脈脈,撩撥著人的心弦,偶爾憶起,是滿滿的幸福與甜蜜。現在,我離開故鄉已經二十余年,上山放牛割草采蕨菜已經成為兒時記憶。在貴陽,每年春天的時候菜場里也常有蕨菜賣,偶爾我也買點回家做菜,可是每次吃的時候,總感覺它不如故鄉的蕨菜味道好,似乎少了一點什么,究竟是什么,我心里也說不清楚。
今天我買了一把蕨菜回家,做上一道“龍爪肉”,仔細地咀嚼蕨菜的滋味,回憶記憶中的味道,愣了半天我才明白,我做的蕨菜味道似乎與故鄉的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少了家鄉泥土芬芳的氣息。
驀然,故鄉的生活又浮現在我眼前,歷歷在目,貴陽蕨菜已上市,此時,故鄉的蕨菜也該是漫山遍野了吧?
時間:2023-03-27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龍爪肉
- 閑逛菜市,見有蕨菜賣,四元錢一小把,價格也不貴,就買一把回家做菜。
- 03-27
- 他沒有歌唱自己
- 沉默和堅持。這就是事實。他沒有歌唱自己,寂靜
- 03-26
- 不要欺人太甚
- 我們村東有一片小樹林,自打我記事起我家祖墳就安葬在那里,而且墳上還有一棵非常粗大茂盛的柳樹。
- 03-26
- 感恩是一種力量,生命的智慧
- 因為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因為對生命的珍惜與期盼,天地萬物的忽悠給我們陽光,空氣,水和食物,在這宇宙和天地間我學會了謙卑和敬畏。
- 03-26
- 美麗的小江猴子巖公園
- “好消息,好消息,黔城又添公園了——小江猴子巖公園好美啊!”這是微信群發的。
- 03-24
- 黑天鵝
- 偉大如混沌,永遠的,不確定就是黑天鵝!
- 03-24
- 家鄉的橋
-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開始上小學。流經村莊的一條小河是上下學的必經之路。
-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