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有一年大旱,又趕上蝗災,很多地方都歉收,百姓日子過得很艱難。朝廷雖然四處運糧賑災,但僧多粥少,加上官吏腐敗,效率低下,餓死人的事屢見不鮮。
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求援,激烈一點的就親自進京求見皇上。乾隆開始還接見幾個,后來人來得太多,不堪其擾。但各地官員帶著民意,千里迢迢地趕來,乾隆又不好意思下旨說不見,于是就讓自己的心腹大臣給出主意,如何讓這些官員知難而退。
大臣笑了笑說:“這事臣沒啥辦法,但臣知道,萬歲宮里的太監公公們,有的是辦法。平時外地官員入京,如果不給他們賄賂,大官他們不敢折騰,小官他們有的是辦法刁難。萬歲一問便知。”
乾隆看向自己的貼身太監,太監哪敢承認,連連說絕無此事。乾隆罵道:“這時候就別裝了,恕你無罪,說吧。”
太監這才扭扭捏捏地說:“不瞞萬歲,辦法確實是有的。第一個辦法,是看官員的服飾。如果他的官袍很舊帶補丁,就說他有駕前失儀之罪,不能讓他進殿;如果他的官袍很新很干凈,等萬歲見到他,就說穿這么新的官袍,可見地方上并不窮困,回去吧。”
乾隆一聽有理,追問道:“如果半新不舊,趕不走呢?”太監說:“那還有辦法,就算進了殿,說不上幾句話就可以打發掉。奴才們有兩大法寶:磕頭磚和巴豆茶。”
乾隆覺得新鮮,問怎么回事,太監解釋說:“咱們這大殿上的每一塊磚,奴才們都是敲過的,有的底下很瓷實,就是磕爛了頭也沒多大動靜;有的底下比較空,輕輕一磕就砰砰響。歷來是給錢的官員帶到空磚前,不給錢的就帶到實磚前。萬歲爺若累了,就帶人到實磚前,不等說話,就說磕頭沒響,對萬歲不敬,趕出去就是了。至于巴豆茶,那就更簡單了,官員等著上殿之前,奴才給他送茶水,里面放點巴豆,就算上殿了,說不了幾句話就得肚子疼告退,告退后也沒有再回來的理兒。”
乾隆哈哈大笑道:“你們這群狗奴才,鬼點子還真多。就這么辦吧,凡是來要錢糧的,一律讓他們到戶部去扯皮;非要見朕的,就用你們的方法打發走。”
這三招立竿見影,果然后面再來請求面圣的官員,都被卡住了,就算官袍過得了第一關,磕頭磕到流血,奈何要拉肚子,也只能匆匆告退。因此,乾隆輕松了好多。
這天,又一個官員請求面圣,此人名叫徐勝,因為戶部的錢糧遲遲不到,百姓要餓死了。乾隆揮揮手,讓太監們“照方抓藥”。
徐勝站在大殿外,等著乾隆召見。太監走到他身邊,先轉圈看了一遍,只見他的官袍看上去顏色靛青,挺新的,沒法說人家失儀,于是揮揮手,領著徐勝進殿了。領到實心磚的地方,太監讓徐勝停下了,高聲喊道:“萬歲召見,行禮!”
徐勝按照禮節,跪下三叩首。乾隆在殿里批著奏折,只等磕頭不出聲,就把他攆走。不料三個頭磕下去,咚咚有聲,顯得十分誠懇。乾隆一愣,太監也蒙了,按理說自己對大殿如此熟悉,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啊,他嚇得脖子一縮,也不敢說話。
乾隆一邊批奏折,一邊抬頭看了一眼,淡淡地說:“看你這袍子如此嶄新,想來地方上并不貧困,回去吧。”不料,徐勝卻大聲說:“萬歲,臣自千里之外而來,請萬歲賜一盆清水。”
乾隆很納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還是讓太監打了盆清水端來。徐勝把清水往身上一澆,頓時藍色褪去,一塊塊補丁布滿官袍。徐勝大聲說:“臣唯恐失儀,因此將舊衣新染了顏色。既然萬歲覺得臣衣服太新,只好讓萬歲看看臣這身官袍,就如同臣的管轄之地,大災之下,已是千瘡百孔,請萬歲明鑒。”
乾隆又是一愣,沒想到這家伙還有這么一手。眼看著不能立刻打發了,他停下手里的筆,抬頭看著徐勝說:“你那里災情如何?說吧。”
徐勝謝恩后,開始詳細講述自己所管轄的地方如何受災,如何艱難,人口多少,收糧多少,缺糧多少,以及災后有疫等事項,說得十分詳細。
乾隆一邊聽著,一邊看著徐勝的臉色。果然,不一會兒,徐勝的臉色變得有點慘白,顯然是肚子不舒服。乾隆暗笑,但徐勝并沒有告退的意思,而是繼續堅持稟報,并指出戶部賑災不力,錢糧被層層盤剝,請萬歲下旨徹查,盡快賑災。
乾隆十分納悶,忍不住開口說:“看你臉色不好,是身體不舒服吧?如果是就告退吧,免得失儀,那可就不好了。”
徐勝搖搖頭說:“臣不打緊,還請萬歲盡快下旨,否則,各地百姓危在旦夕。”乾隆沉吟片刻,單刀直入地問:“你回答朕的問題,朕就允你所請。”
徐勝忙磕頭說:“請萬歲示下。”乾隆問:“你穿這身衣服,是不是聽說了什么?”
徐勝大聲說:“臣在驛站中排隊等候面圣,聽前面不少人說是因為衣服被刁難打發了。臣志在面圣陳情,怎能不有所準備?這身衣服,確實是臣平日所穿,昨日才臨時洗染一遍。”
乾隆指了指地面,又問:“但這個你沒法準備。朕不相信太監會領錯地方,他們平時就是琢磨這事的,你又是如何破解這一招的呢?”
徐勝又磕了個頭說:“陛下,這是涂了金漆的泥磚,雖然燒制得堅如鐵石,但畢竟是泥磚,豈有磕不響之理?只是其他大人上殿面君,為的是盡職盡心,不是為了死諫;臣上殿面君,是為父老鄉親求命的。磚再硬,沒有頭硬,死命磕下去,磚總會松動;就算磚不松動,頭也能出聲!”
乾隆看著徐勝的額頭,果然已經烏青,滲出血跡,他心里一沉,索性也不再隱瞞:“你進殿前喝的茶水里,太監放了少量的巴豆。平時其他官員進來說不了三句話,就告退了,你又是如何堅持住的呢?莫非提前吃了什么靈丹妙藥?”
徐勝慘笑道:“靈丹妙藥臣是沒有的,但臣之所以能堅持不告退,確實是因為今天早上吃了一頓特殊的飯。”說著,他從腰間拿出一個布包,雙手舉過頭頂。乾隆示意太監拿過來,打開一看,里面是一種灰白色的黏土,有些酸味。乾隆一愣:“這是何物?”
徐勝挺直身子,大聲說:“萬歲,這叫觀音土,不僅是臣的轄區,各地災區百姓都在吃。這土是從地里挖出來的,比起普通的泥土,細膩一些,勉強可下咽。而且觀音土里有一些草木腐敗后混合的成分,也算多少有點營養。可吃完這東西后,腸胃難以消化,吃上一頓還行,若吃上三頓,就得靠香油才能排泄。大伙哪有香油?只能拼命喝水。即便如此,腹脹而死的人仍十有七八。今天早上,臣就是在吃飯時,吃了一口觀音土,一來為了抵擋一下公公們的巴豆茶,二來臣下定了決心,不給百姓要到救命糧,絕不罷休!”
乾隆看著徐勝清瘦的臉龐,手里揉捏著觀音土,臉色黯淡了下來,好半天才緩緩地說:“恕你無罪。你下去吧,朕都知道了。”
第二天,乾隆下旨,徹查戶部及各地賑災官員,一班人因此落馬,新換上來的人也不敢再怠慢,雖然錢糧依舊緊張,但盤剝少了,速度快了,那些堅持下來的百姓總算有了活路。
同時,乾隆也下了另一道旨,太監中膽敢強索賄賂、刁難大臣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