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與花椒》讀后感600字
認識中國從舌尖開始
在今年這個暑假里,我讀了由歷史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書名叫做《魚翅與花椒》,它是由一位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所寫的一本關于中國美食的書籍。
本書講述的是扶霞·鄧洛普的中國尋味之旅,從川菜、湘菜、粵菜、閩菜、宮廷菜、淮揚菜的美食探尋,到她自己深入學習中國廚藝,從調味、刀工、火候、口感到尋找最正宗的清溪花椒,并對飲食造成的環境問題及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思考。她不僅對食物的描寫會使你食欲大增,而且她對于食物背后歷史的了解也十分深入,甚至比我這個地道的中國人了解的還要多的多。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國長住,打從一開始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第一次與四川料理相遇時的神魂顛倒,親眼目睹雞鴨被宰時的驚嚇,體驗千變萬化的刀工、對養生飲食的嘆服,品嘗珍稀野味時內心的道德兩難……
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熟悉的中國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擁有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川菜的辣帶著一絲絲甜,就像悠閑的四川人,總是帶著甜甜的體貼;湘菜直接又毫無妥協余地,就跟那里培養出來的領袖人物一樣;揚州菜則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溫暖而撫慰人心。
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的風景,從福建的深山到迷入的揚州古城,書中呈現了中式料理讓人難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繪出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且兼具人文觀察與幽默趣味等等。
我從扶霞的文字中讀出,雖然說那時候已經建國,但不少偏遠的鄉村地區任保留著古代的陋習,譬如男尊女卑和裹小腳等等。他們的思想任沒有轉變,扶霞有一次拜訪的一家人有六個女兒和一個尚在襁褓的小兒子。這么多小孩在那時明顯是違法超生的。但他們在當地政府有個親戚,幫這家母親偽造了一份絕育證明。這么多人要吃飯,父母窮的叮當響,不得已把五女兒過繼給了別人。他們要一個兒子,因為在傳統的中國家庭規劃中,女兒都是要嫁出去的,養的是別家的老,敬的是別家的祖先。他們對于想生一個男孩到了癡迷的地步,甚至說迷信與迂腐,我看后不禁感到可悲與無奈。
通過這本書,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深刻了解了當時中國的狀態與樣貌,如果大家想知道“舌尖上的中國”是什么樣子的話,就與我一起讀扶霞·鄧洛普所寫的《魚翅與花椒》吧!
時間:2023-03-31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魚翅與花椒》讀后感600字
- 在今年這個暑假里,我讀了由歷史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書名叫做《魚翅與花椒》,它是由一位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所寫的一本關于中國美食的
- 03-31
- 《決戰朝鮮》讀后感600字
-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每當我們聽到這首戰歌時,我們都會自豪向中國地圖的東北方向望去。
- 03-31
- 《歸途拾光》讀后感600字
- “不知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一顆核桃落在了我家院子西南角的蒿草中,長出了一顆小桃樹,一出世便被雨露滋潤著,隨風搖曳,任性的瘋長。
- 03-31
- 《老人與海》讀后感·初三
-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這句話總會浮現在我的腦海,給予我繼續前進的勇氣。
-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