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烈日便已高懸,一束強烈的陽光照在我的臉龐,趕走了我慵懶的睡意。我昏昏沉沉走向洗漱間,捧起一捧清水,撲往臉上,那一抹清涼使我清醒了許多。后勤組的小伙伴已備好早餐,飽腹之后,開始了我們第二天的調研活動。
我如昨日一般激動又有些許的擔憂害怕。我興奮地走在馬路上,走到鄉間的小路上,路的兩旁種滿了龍眼樹,樹上碩果累累;我擔憂著我又要面臨語言溝通上的障礙。來自貴州的我,對粵語確是一竅不通,對這里的當地話,更是啞口無言。走進大屋村,面對老人,我只能在一旁微笑點頭,看隊友們與他溝通交流。小隊里就我一個人一點兒也聽不懂當地話,看著隊友的辛苦溝通和耐心解釋,在一旁啞口無言的我有些內疚不安,偶感自己似乎一事無成。昨日多番積極熱情奔向村民的心遭受到了打擊,我用普通話熱情的介紹我們小隊的來歷與來意,又對于他們所回復的粵語手無足措,我能感受到村民的熱情,只可惜在粵語面前我是個小啞巴,還好我的小伙伴們及時救場。
但今日的我,熱情似乎不及昨日,或許是因為害怕,或許是因為自卑,我鼓勵自己要抓住機會。終于,我的堅持主動遇到了一位可以與我用普通話交流的阿姨,在我的一氣介紹與解釋后,阿姨接受了我的問卷,并愿意為我們填寫問卷,我與阿姨還聊上了片刻,那種感覺真的很親切。我的內心十分喜悅又有些感動。我耐心的和阿姨解釋我們的題目和選項,她對黨建資源不是很理解,對“跨村聯建”也不是很懂。一番解說之下,阿姨填完了問卷,我的心靈得到了安慰,這是一份于我而言充滿意義問卷。我的熱情心上漲了許多,在小伙伴的鼓勵下,我嘗試著學習一些當地話簡單的問候語,“阿姨猴、啊婆猴······”。
夜晚的文化廣場顯得十分熱鬧,不像白天那般寂靜。是我們派發調查問卷的好時機,伙伴們兵分幾路,我遇到一位慷慨有文化的叔叔,他是一位公職人員,對我們的調研他表示理解,樂意地填寫我們的問卷,與他用普通話進行了一番溝通交流,他認為黨建資源“跨村聯建”是有必要的,并提出了一些寶貴看法,“跨村聯建”不單單只需要領頭人帶好頭,更需要村民的認可積極參與。
的確,調研之路,每天的安排都是滿滿的,是挺辛苦,也固然充實。對于我一個來自外省的女孩,確是深深感受到了地域的差異,也更是開闊了我的眼界,固然,我有諸多不適應,卻甚是感激有機會參加這次三下鄉調研。總而言之,收獲甚多。不忘初心,懷揣熱情,勇敢探索黨建資源“跨村聯建”實效,“情牽瞭望”社會實踐隊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