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折騰的老頭
快過年了,由于疫情原因這兩年一直在滬和兒子一家呆在一起。家鄉宏昌市桃園小區的住宅樓沒住幾年就被空閑鎖著。年前我惦記著家里的老母弟妹,暫時告別老伴和兒孫,只身一人赴宏昌省親探母和過年。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回到小區家里,發現換了新鄰居,一對70多歲的老兩口,并見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感人故事。
長期以來我形成了晚上看書寫作的習慣,熬夜伏案碼字是經常的事。這天夜里快兩點了。我寫完一篇隨筆正準備洗漱后睡下,突然聽見門外有人走動,拿鑰匙開門的聲音。也許是寫作者的好奇心使然,我趕緊走到門口,從貓眼里看到,對門老頭一身便裝,神情疲憊,從肩上卸下幾個裝滿物品的大麻布袋。地下還有一捆折疊好了的幾張硬制板。我的大腦突然出現一種猜想:這個老頭是一個拾荒者嗎?不對呀,這個小區住的大多住的是白領、商人及高級知識分子。拾荒者一般為困難戶,怎么買得起豪宅呢?難道這個老頭有靠拾荒打發時光的怪癖嗜好?
第二天一早,我徒步鍛煉回家。在樓道口碰到弓背彎腰,正在將硬紙板及廢舊物品裝上拖車的老兩口。應該是準備拉到廢品收購站去出售。老頭向我打招呼:“你好!”
“你早!”我回答。老頭70多歲,中等個頭、偏瘦,著一身干凈整潔的寶藍色羽絨服,雖言語不多,但從穩重淡定的神情中,可以看出老人極富涵養。與昨晚看到的模樣判若兩人。
又是一個晚上。我看書到深夜。忽然外面風聲乍起,大雨傾盆,我雖然身處室內,想象外面寒冷刺骨的感覺就不寒而栗。我趕緊掩卷起身來到洗漱間,洗臉泡腳后,身上逐漸有了暖意。馬上來到空調打開的臥室,還沒等我脫衣就寢。就聽到外面樓道響起急促的敲門聲,起先以為是在敲我家的門,急忙將眼睛貼近貓眼,看見對門老頭全身濕透,正瑟瑟發抖。兩個身穿雨衣的民警護送著老人,手里分別都提著幾個塑料袋,里面裝滿了廢舊物品,在等著開門。屋內老伴聽到呼叫,慌忙打開門。只見老伴披著棉襖,當看見老頭狼狽不堪的模樣后,十分心疼,一時不知所措。個高的那位民警告訴老伴:
“師母,韓老師沒帶雨衣,被雨淋濕,您趕快幫他換上干衣服,煮一碗姜湯紅糖水給他喝,不然就會感冒。以后不要讓他晚上出去了,都這么大歲數的老人了,外面天氣又冷,身體經不住這么折騰!”
“謝謝你們!謝謝!”老太婆趕緊將老人讓進屋內。
“你們進屋坐會兒吧!”
“不了,我們還有巡夜任務,再見!”
我被眼前這一幕給驚呆了!
自從這天以后一段時間,對門的老頭好像安靜了一些。便使我引發對老人的擔心和疑慮,老人是不是生病啊?她的兒女怎么就不來看看她們呢?我本想敲門過問一下,看有什么需要幫忙,又覺得貿然打擾,顯得唐突。
幾天來鄰居老頭的種種表現,簡直就是一個謎?引發了我的極大興趣和關注。這時,我的手機鈴聲響起,看電話是我的老相好,樓上一層的張松老師打來的。
“ 謝老師,你好!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你發的圖片,知道你回宏昌了 ”。
“ 是啊,張老師,兩年沒見你好嗎?”
“ 還好!”
“ 有時間請下來坐坐,聊聊天好嗎?”我熱情地邀請到。
“ 這樣吧,每天晚上我都要到江邊散步,你方便傍晚六點。我下樓,邀你去散步好嗎?”
“ 好的,下午見! ”。
張老師是我五年前入住我樓上的,當時他家裝修房屋,施工不慎致使我洗漱間天花板及墻面漏水。我找他交涉,最后找到原因后解決了問題。從此認識和相交。知道我是作家后,說也喜歡文學,我當時就贈送他2本個人文集。
下午六點,張老師如約和我一道去江景花園散步。相互問候之后,我把話題引到新鄰居對面的老頭。我向張老師講述了幾天來的所見所聞和我的疑慮。
“ 你是否又要捕捉寫作素材了?”隨后張老師告訴我:
你對門的老人叫韓松宇,他是2020年度全市感動宏昌當選人之一。10多年前是省師大教授,退休后到至今。共為50多位貧困及老區學生累計捐款30多萬元。捐款資金除少量退休金外,主要是靠平時撿拾廢品來賣籌措。
“ 韓老師為什么總是晚上出門?”我不不解地問老張。
“ 韓老師的意思是,我不能與靠拾荒謀生的人爭資源。所以他常常是晚上九點多出門,后半夜2—3點鐘回家 ”。
“ 它的兒女不在身邊嗎?”
“ 他的兩個女兒在北京,兒子早年就移居加拿大。女兒在北京置辦了房產,讓她二老過去,她說不習慣北方生活。堅持留在本地,于是兒女們出資為韓老師置換了你對面的這套住房 ”。
我認真傾聽著張老師的講述,心中升起對韓老師贊嘆和崇敬。
“ 這樣吧,我等一會兒微信發給你一篇《宏昌晚報》刊發的有關韓老師的專題報道。”趙老師說。
“謝謝!”散步完后回到家里,手機上果然發過來一篇《他是貧困學子的保護神》的文章,我迫不及待認真閱讀起來》。
過年的前幾天。我幫母親弟妹張羅著準備過年的食物佳肴。白天跑母親獨居在和平里小區,陪伴她老人家,晚上回到住處。這天母親的堂妹來看姐,我陪著到很晚。當我九點多鐘趕到家里,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樓道里,擺放著幾捆包裝好的紙板、還有舊書報、塑料袋里面有可樂、礦泉水瓶等廢舊物品。其中有一捆舊書報上還附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這是我們幾個住戶,年前整理出來的快遞包裝盒、廢舊書報及物品。請韓老師收下。最后我們有一個請求,老師晚上再別外出拾荒,我們知道您此舉是為了捐資助學,但畢竟年齡這么大了。請你務必珍惜自己的身體。落款是—您的部分鄰居。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心想,鄰居一定知道,老師通常是晚上九點半鐘出門拾荒。他們沒有驚動他,用這種無聲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愛護和崇敬。
時間過得真快,陪伴母親弟妹過完年后,來宏昌整一個月了,前幾天,我讓兒子在網上跟我購買了明天回滬的高鐵車票。走之前,我總想為韓老師做點什么,或者表示一點什么。到底要做什么呢?突然靈機一動,有了,我趕緊來到書房,看到書架上滿滿的各種書籍,除了收藏有中外古今名家名著,其中不少是老舊工具書、生活類、保健類雜志、報紙。有些已擺放多年也沒有什么使用價值,很早之前就想整理出來,沒用的拿到廢品收購站賣掉,一直沒找到時間收拾。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于是我開始仔細整理起來,通過一個下午的清理,果然收集到兩捆舊書報。準備妥當后,我計劃著明天走之前就悄悄的把它放在韓老師家門口,不用打招呼,一切盡在不言中。
時間:2024-12-04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短篇小說推薦
-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向辦事沉著穩重的莊怡燕,竟然會在出差瓷都回來的公交車上,被小偷扒去了手機。
- 12-04
- 愛折騰的老頭
- 快過年了,由于疫情原因這兩年一直在滬和兒子一家呆在一起。
- 12-04
- 別出心裁的創意
- 顧倩爭取到了為“逸云牌”洗發水廣告策劃的競標資格,一旦方案被選中,將會獲得一筆可觀的報酬。
- 12-04
- 父親的心思我懂
- 近來總感覺父親在變著戲法地對我們表達想念。上個禮拜因為忙沒有回家,父親就接二連三的電話打過來
- 12-04
- 把關
- 文化局長高俊昨晚接到美協副主席劉建的電話,請他這位原市美協主席、美術界的扛鼎人物在網上對南江市“首屆網上抗疫畫展”美術作品進行
- 12-04
- 糾結過后
- 上完第三節課,回到辦公室喝了兩口水,正要歇歇。張校長把我叫到休息室對我說:“轉來一個學生,插到你們班吧。”
- 12-03
- 自尋煩惱
- “我昨天不是跟你說過嗎?那袋面包昨天拿來時,發現袋口是打開過的,叫你吃之前熱一下,你怎么就沒聽進去呢?”老伴開始數落起郭懷。
- 12-03
- 守住陣地
- 韓達峰一早接到數學老師李梓的電話,說馬上面臨期末考試,初二(5)班數學進度跟不上,想要上午第三節美術課讓給她。
- 12-03